無線充電技術問世至今已有上百年歷史,但基于安全考量,一直未大量商業化使用。2012年起,眾多科技業者看中其使用的便利性而競相投入發展,使無線充電技術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。
有多種技術原理能實現無線充電應用,今日較成熟可行的則為電磁感應技術(inductive charging)與電磁諧振技術(resonance charging)兩種。兩種技術各有不同的業者聯盟所擁護,亦有業者同時投入兩種技術開發。
為了讓無線充電技術能商業普及化,業界與業者成立了技術標準聯盟,目前有三個較知名的技術標準聯盟,即電力事業聯盟(Power Matters Alliance;PMA)、WPC(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)及A4WP(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),其中PMA與WPC采電磁感應技術,A4WP則采電磁諧振技術。
若進一步檢視技術聯盟,可發現三大聯盟采行不同的會員層級結構、會員年費政策,期望拉攏的會員也有不同的目標范疇設定,甚至會設定某種產業背景的會員的家數上限等。
由于技術聯盟多在2012年啟動或加速動作,因此DIGITIMES Research推估2013年、2014年仍會是三家聯盟各自積極推行標準的階段,短期內標準不易統整。此外,從聯盟現有的會員陣容與相關推行成果而言,以WPC較可能成為日后主流大宗,但PMA與A4WP亦各有獨特訴求能獲得持續支撐。